活在當下 VS. 體驗存在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活在當下」的限制

禪、正念冥想、和許多修行教我們活在當下。是的,「活在當下」是非常正確且好的修行說法。然而,對部分的人而言,「活在當下」這個描述會帶來誤解。它對一些人暗示著必須要專注在當下,反而造成壓力、不自由、和不快樂的感受。

體驗存在本身 – 所有現象不斷在變化的本質

中文使得我們較不容易去思考及表達「存在」本身。在英文等等語言,Be 動詞及 Being 則涵蓋了存在、本質、本體、變動、關聯這幾種意涵。因此,體驗存在本身:Staying in Being – 這是另外一個好的修行描述。存在的本質包含了一切在變動的現象。過去、現在、未來、眼前、它方等等的區隔本不存在。是我們觀察這些變動的現象,並將它們的關聯命名為過去、現在、和未來。只要我們將自己的心安放在體驗現象的不斷變動,又看到現象變動的本體「存在本身」的安穩,我們就可以不對任何現象黏著或執著,心卻能有安定之處。這樣的不黏著於現象能讓我們不讓自己黏著在痛苦的經驗,也可以讓我們看清偽裝成娛樂的幻象。然後,心待在這所有變動現象總和的存在本體,我們將感受到完全完整和絕對滿足:因為完全完整因此絕對滿足,因為絕對滿足所以不求更多、因為不求更多所以不會對這個狀態本身上癮。我們可以待著,也隨時可以離開。

使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或兩者都運用

事實上,將心安放在體驗存在本身和「活在當下」並不衝突。那我們心安放在的存在並涵融我們觀察到的一切變化的不存在時間的「眼見」,我們當然可以稱呼它為「當下」。因此,「活在當下」當然是一個正確能帶我們朝向解脫、完全完整、和絕對滿足的修行描述。就只是不同人在不同情況對語言的反應不同罷了。我自己也會視情況使用不同的修行語言。因此,活在當下、體驗存在、或其他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發佈留言